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习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他特别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这段论述,深刻阐述了健康的时代内涵和核心要义,深度揭示了健康问题不再是单一的问题,已经上升为影响国家发展的综合性、整体性、全局性问题,启示我们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健康问题,找到推进健康事业发展的办法和政策措施,进而解决好我国的健康问题,使健康事业成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健康中国战略,既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解决好健康领域主要矛盾的重大制度安排,又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可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健康是人民幸福之源和根基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包含对健康生活的需要,没有健康就没有美好生活。
在健康领域,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从国际视野来看,我国既面对着发达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也面对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从国内情况来看,既存在卫生健康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又存在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总之,由于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变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仍然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人民健康还面临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和实际困难。为保障人民健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活需要,健康中国战略应运而生、生逢其时。
当前,我国正从全面小康向共同富裕迈进,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随着群众健康素养不断提高,居民消费从物质型向服务型结构升级,群众健康需求不断增长并呈现多样化、差异化等特点。通过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加快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健康制度,提升健康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制度和能力保障;充分发挥保障基本健康公共服务和市场配置健康资源作用,推动医疗卫生和健康资源下沉,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创新健康服务提供模式,更加有效对接人民健康新需要、新追求、新期盼,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健康是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所在。总体上健康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一方面,经济高质量发展本身就蕴含着经济具备健康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经济健康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在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健康事业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同步的问题愈加凸显。一些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付出了空气污染、水质变坏等生态环境恶化的沉重代价,对健康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推进健康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健康活力和潜能,构建起健康领域与经济发展之间能够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系统,从而促进经济健康增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康思想课本,健康的劳动者是创造健康生产力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是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前提。因为健康可以有效延长劳动力工作年限,提高个人的劳动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带动整个社会产出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劳动者的健康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可有效提升劳动者的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二,健康扩大消费。通过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的保障水平,可解除群众看病治病的后顾之忧,有效扩大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增长。第三,健康创造需求。健康中国战略从传统意义上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等“小健康”,展延到包括身心健康、社会适应、环境健康和道德健康等“大健康”范畴,有利于健康创造需求经济属性的进一步发挥,大幅度增加健康相关领域的需求。同时,通过推进健康老龄化、提高个人预期健康寿命,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人口红利”转化为“健康红利”,延长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健康不仅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同时健康现代化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健康中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就是到2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健康国家应当是全民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核心内容应包括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健康国家可以概括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和谐、文明向上、全民健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健康是社会发展的根基和根本目的。井然有序、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必然是健康向上的社会,必然是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健康中国战略,可以为创建健康社会提供一条有效的路径。这是因为,健康可以增强劳动者获取收入的能力,进而改善其生存发展状况,提升劳动者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提升人们的健康素养,有效改变人们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善健康环境,形成全社会、全方位健康的社会氛围,从而促进社会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健康还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社会建设明显滞后,“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较为突出,既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隐患。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不协调,关键要看是不是健康地发展。因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对象和目的指向都是人,人既是主要的劳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生产要素,同时人又是构建社会关系的个体和总合,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和建设者。判断经济社会是否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是否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而其中人的健康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文明健康,从而逐步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健康国家的奋斗目标。
(品德健康和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包含
相关文章
- 心理学永远不要和多次出轨的人做朋友
- 睢县第二中学开展思想品德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网-河南经济报社主
- 儿童正在蔓延宝妈质疑店家软被怼是你思想不健康
- 结婚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人岁女士掏心掏肺的建议4个字
- 其后加班或者返回居住地未外出
- 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方便实惠的配餐送餐助餐服务
- 骑行的道德是推崇健康还是金钱攀比
- 女孩12岁了心理有问题怎么办
- 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
- 2024广西农业科学院及直属单位招聘工作人员人公告(论道德健康)
- k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道德110k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议论文10年青骄第二课堂答案整理青骄期末大全青骄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题目答案(心理健康包括道德健康是)
- 提高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生活
- 道德讲堂做一个有道德的务工作者
- 健康险等待期不得设置过长
- 榜样在身边陕西省第七届道德模范代晔当好百姓健康守护人
- 接受孩子的平庸品德与健康成长
- 商业健康保险面临新机遇完善商业健康保险监管体系势在必行-健康·生活-人民网
- 道德沦丧28岁女子卖事件引发社会伦理反思和警示
- 提高公民健康素养
- 习寄语青年身体健康跟着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