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为何要填家庭收入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为何要填家庭收入
上个学,还要汇报家长收入?据“时间频”报道,近日,有家长报料,河北廊坊市第十七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上要求填写父母职业、家庭年收入等,该家长表示这样会暴露隐私,很不理解。
对此,当地教体局回应,表格是学校自己设计的,家庭收入水平可能会响孩子心理,填写收入情况方便老师给孩子更多。若家长不愿透露年收入,可写收入范围,也可空着不写。该校一工作人员则表示,一些涉及隐私的内容可填可不填,“没必要那么认真”。
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是学校心理辅导服务体系的一部分,本身无可厚非。只是在表格的指标设计、语言表述上,应当尽量做到科学合理,注重信息收集的边界。要看到,家庭经济状况与孩子心理健康并无必然联系,不宜强行将二者挂钩。当地教体局工作人员所谓的“收入较低的家庭,父母可能经济压力大,对孩子会有响”等说法,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刻板印象。
对此,有太多现实案例可用来反驳。比如,只要家庭关系和谐友善,哪怕经济收入一般,孩子的生活一样能够丰富充实,心理也未必会受到什么负面响;反之,若一些家长整日忙于应酬,无暇顾及孩子教育,即便物质条件优渥,也可能给孩子心理造成不安全感。
说到底,用一个相关度存疑的经济指标盲目揣测孩子心理状况,就像是哈哈镜版的盲人摸象,效果自然是扭曲且失真的。
与此同时,这些经不起推敲的指标设计,又可能给家长带来关于教育公平的担忧,对学生产生负面心理暗示。一方面,尽管当地教体局及涉事学校工作人员表示,对涉及隐私部分可以空着不填,学校会对相关内容保密。但是一些家长的担心并不多余:这是不是一种对学生家境的变相“摸底”?老师会不会基于此因“财”施教?而且,如果这些内容“可填可不填”,那设置这些指标的意义又何在?另一方面,由于中学生的心智还未完全发展成熟,他们在有意了解、比较家庭经济状况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科学引导,反倒可能会产生攀比、骄矜、自卑等不良心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表格中,除了要填写学生父母职业、家庭经济年收入等,还有一些内容也有侵犯隐私、违背心理学常识的嫌疑。比如,“是否是单亲或离异家庭”一项,可能会戳中一些敏感学生的内心“伤疤”,加重负面响;“家长的教育方式”一项,又显得有些空洞,让人无从说起。综合看来,这些指标究竟能在何种程度上反映学生的真实心理状况,也就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心理健康档案绝不该成为窥探学生家庭隐私的工具,也不该成为“没必要较真”的设置。如何让心理测评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思考。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思想很健康)指出,将组织研制符合中国儿童青少年特点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规范量表选用、监测实施和结果运用。针对目前一些学校自行设计心理档案表格的情况,的确有必要尽快推出统一指导意见和规范,明确基本边界,及时校正不尽合理、违背心理教育规律之处。
另外,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也不能只靠“表格传递”。对基层教师而言,在确保其不受过多非教学事务困扰的情况下,也不妨多通过家访、与学生聊天等方式,更全面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相关文章
- 福州台江心理院让孩子受益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南
- 创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 如何改变自己的心态
- 河南省人民院护理招聘1人
- 女儿悲观思想消极怎么办
- 导致前端这方面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
- 8月13日备战2020年入学管理类联考-英语(作文健康的思想)Day2
- 公民道德建设评出论文
- 因此仿古家具的市场价值增长速度更快
- 培养健康心理与道德观
- 逾七成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远离亚健康要做到知信行
- 儿童正在蔓延宝妈质疑店家软被怼是你思想不健康
- 健康素养条第2条维护自身健康维护他人健康
- 思想健康才能给心灵一片晴空
- 心理亚健康的表现有哪些
- 权威发布菏泽市首批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30条正式发布
- 【保证道德健康】从心开始之青春期心理健康仓山区举办关爱未成年健康主题道德讲堂活动
- 以养生文化为主导
- 把心理与身体健康体检统筹起来
- 保持清正廉洁努力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