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民心理健康报告心理健康需求增加医务工作者抑郁风险较高
2020年国民心理健康报告心理健康需求增加医务工作者抑郁风险较高
&s小学心理健康工作计划3月2日讯3月1日,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和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正式对外发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2020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覆盖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12个省市,调查总样本量逾6万份。总报告抽取其中个核心样本,并与2008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2020年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地区差异仍然显著,东部地区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其他地区;城市户籍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农村户籍人口;低收入、低学历、无业/失业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
对民众对心理健康的感知与预期的分析结果显示,最近一年来,更多的人感到他人和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好, 对于未来5年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预期也更加积极。 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意识相比十多年前有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需求进一步增加。但对于以心理咨询和心理培训为代表 的心理健康服务,调查发现,便利性仍有不足,满意度仍不高。未来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供给和规范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心理健康资源的支持力度,加强对低收入/低学历 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的提供。
关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现状,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达标率为14.24%,其中,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和意识的达标率分别为20.4%、.6%和.3%。当自己出现心理问题时,有30%以上的青少年会找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当家人或朋友出现心理问题时,有%以上的青少年会建议寻求专业帮助。具体分析发现,心理健康素养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女孩的知识得分高于男孩;城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农村地区的青少年。高年级青少年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比低年级更消极,父母关系和睦、家庭经济宽裕的青少年更愿意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2020年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发现,有27.7%的医务工作者可能存在抑郁倾向,在不同岗位上的医务工作者存在较高抑郁风险的比例为5.1%到12.8%不等。其中,医生是风险比例的群体,其次是护士群体,其抑郁高风险比例为9.0%。参加本次调查的男性医务工作者的抑郁水平高于女性医务工作者;在各年龄段中,以30~岁的医务工作者的抑郁水平。医务工作者的焦虑水平同样为医生为、护士次之,但各类岗位之间的差异小于抑郁水平上的差异。报告建议加强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注重提升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素养,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保护,减少职业伤害及其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相关文章
- 5(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日-南沙小学热爱生命阳光成长主题积极心理手抄报评与展示
- 【心理健康评估】我手绘我心
- 中小学生可上网心病哈市开通心理健康教育网
- 这种时候主要得观察蚕豆的颜色
- 渭南学院开展阳光自信心向未来心理健康教育手抄报展评活动
- 心灵健康心灵健康名言-心灵健康箴言-太平洋亲子网
- 文采风流也是不可惑缺的
- 与体重中心论说再见
- 心健康公益行动在厦心启动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需要更细密的关怀
- 保持心理健康6个小建议请收好
- 德育动态你好青春期-天元小学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之女生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
- 咨询师常用的4套心理健康培训资料(心理健康宣传海报)
- 中央国家机关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成立
-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 我县举办2018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教师培训班
-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值得
- 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要更具有力量
- 心理测评系统-测试-保持身心健康服务-机构
- 2023年河南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团辅活动覆盖225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