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底
摸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底
提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比去年报告中提出的“重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此次对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我国学生群体总人数近3亿,开展心理健康研究与教育,必须摸清“家底”。/p>
鉴于我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现状及其给学术界、教育界和决策造成的困惑,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将心理健康问题分为内化问题(心理健康j)与外化问题(心脑健康),详细比较了2010年至2020年我国大中小学生内外化问题检出率的特点与差异。结果发现,总检出率排在前四位的问题依次是抑郁、睡眠问题、自我伤害、焦虑。
研究发现,2010年至2020年,我国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发展趋势存在诸多风险因素,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潮流的兴起可能是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响因素。社会转型是响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深层原因,文化潮流是响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直接媒介,家庭和学校在其中发挥着中介作用。
减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创新思维、综合治理,开展全面、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低、中年级学生而言,重点要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初步认识自我和调适情绪,为人格发展奠定基础;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重点要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帮助他们提高集体意识和健全人格,正确对待各种困难和挫折。针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键是要引导他们科学认识青春期的身心特征,在自我认识和有效学习的基础上,学会调控情绪情感,正确处理异往,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积极适应学习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变化。针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重点是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其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异性同伴关系,提高承受困难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决不能就事论事,而是需要紧紧抓住“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缰绳,多管齐下、多方协同。
我国大中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值得。立足我国实际,心理健康研究重在“深耕细作”,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对症下药”,心理健康服务重在“追根溯源”,心理健康政策制定重在“与时俱进”,特别是要着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编制科学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和筛查标准,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动态监测体系和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文: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俞国良
相关文章
- 邯郸市第二十三中学开展心理健康周主题活动
- 在经过多年选择之后
- 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好孝心健康生活馆)
-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 建湖县教育局强化学生返校心理调适工作
- 健康总统新形势下健康管理中心成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新机遇
- 需要尽早的配合医生的指导
- 南阳市二十三小心理健康课我的最爱
- 文采风流也是不可惑缺的
- 5心理健康日关爱心灵美好心情
- 2020‘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主题是什么详细活动介绍
- 比如天气原因换季的时候天气不稳定空气不稳定风大会造成皮肤的过敏
- 2023世界精神卫生日聚焦儿童心理健康
- 孕期妈妈-心情不好怎么办
- 成年人群自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健康·生活-人民网
- 北京提升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水平
- 青大附院打造国际化高端健康体检中心
- 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 k心理健康英文2)北青报记者在大众点评搜索发现
- 2021年1月1日18时乘私家车到藁城区增村镇牛家庄村探亲1月2日至13日居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