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
面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尤其是肺炎给大学生带来的响,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生后,大学生出现了心情焦虑、心理恐慌、情绪烦躁、心绪杂乱等心理问题。为此,可通过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和卫生防疫知识,开设专门的心理学课程或系列化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到高校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全过程。/p>
肺炎不仅严重冲击了高校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秩序,也给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肺炎防控取得重要成效之际,面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尤其是给人们带来的严重响,各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承受心理挫折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发生后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心情焦虑、心理恐慌、情绪烦躁、心绪杂乱等心理健康问题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响不容忽。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包括良好的个性、广泛的兴趣、健康的情感、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力以及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是人才成功的重要环节。
近日手抄报心理健康内容络授课过程中对多个班级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肺炎给大学生带来的阳光心理健康成长络问卷调查,从收回的有效问卷来看,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客观、平和地看待这次的响,但也有大约%的学生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心理紧张、焦虑、恐惧甚至抑郁问题,这种不良心理和负面情绪不同程度地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根据笔者调研的结果分析,发生后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心情焦虑。调研结果显示,有%的大学生面对蔓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情焦虑。客观地讲,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学生没有任何心理上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一方面对发展和防控能力本身产生种种疑虑进而形成心理焦虑,担心哪天自己或周围的人也会被感染;另一方面他们普遍对自己的学业受到响有所担忧,尤其是毕业班学生因为担心自己就业受到响而形成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
二是心理恐慌。调研结果显示,面对蔓延速度快、危害大的肺炎,有%的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恐慌。造成这种心理恐慌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对本身“神秘性”传播的恐慌,也有对肺炎本身迄今找不到病毒源头的恐慌;既有对自身身体健康是否受到响的担忧,更有对返校受阻,学业和就业受响的担忧。这种心理恐慌的情绪会不同程度地对大学生正常的心理、情感、态度、精神、意志力等产生消极响。
三是情绪烦躁。调研结果显示,有%的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烦躁甚至心情压抑的状况。肺炎阻断了大学生的正常返校学习、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本应经常参加的各类文艺体育活动以及室友之间经常性的倾心交流,代之而出现的是每天长时间“宅”在家里的闷闷不乐和枯燥无味,这就难免给大学生带来烦躁甚至压抑的情绪。
四是心绪杂乱。调研结果显示,有%的大学生面对出现心绪杂乱、态度无常、情绪低落等状况。长期枯燥无味的“宅家”生活必然响大学生的心理和情绪,使得他们因为心绪杂乱而导致时而态度激进,时而态度冷漠,时而情绪高涨,时而情绪低落,时而精神兴奋,时而精神消沉。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成熟的阶段,遭遇这场冲击,心理上、情绪上很容易出现心绪杂乱、反复无常的状况。
心理承受能力不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不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上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响,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通过调研和座谈分析,笔者认为造成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肆虐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防控初期,大学生无论是心情焦虑还是心理恐慌,无论是情绪烦躁还是心绪杂乱,无一不是因为对肆虐、蔓延,危害难以有效把控所造成的。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肺炎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冲击,这对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响,而且因为对防控相关知识缺乏必要的认知,很容易引发大学生心理上、情绪上的恐慌和焦虑等问题。
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是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观原因。由于部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因此,他们的意志力、自控力等较弱,在受到客观因素刺激或响时往往不自觉地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另外,由于大学生还没有走向社会,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缺乏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这就使得他们在受到冲击这种外在因素响时,心理素质、认知能力、社会适应性和自我把控性等受到严重响,出现心理、情绪、态度、精神等方面的问题。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不够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当前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必要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但是相对于本校数千甚至数万名大学生来说确是“杯水车薪”,尤其是当突发时,学校各部门忙于防控工作,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所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心理疏导工作,大部分辅导员、班主任也忙于每日统计学生有无感染,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这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疏解和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历了这场肺炎之后,为了尽快消除部分大学生在防控期间形成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心理疾病,广大高校管理人员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把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当前和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着重从人格健康教育、人际关系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应对突发事件教育、挫折教育、生活方式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心理调适教育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力求从整体上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积极配合、联合互动、明确责任、协作驱动。高校可通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新时代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意识、珍爱生命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为了实现上述教育目标,可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谈身心健康,抓住时机开展积极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活动。学校心理咨询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许多高校相继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采取多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指导学生管理部门和广大思想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与肺炎作斗争的时期,高校心理咨询部门要针对大学生在防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咨询工作,积极开展心理疏导,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生活不受响。
第二,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和卫生防疫知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一个相互响、相互转化的统一体。肺炎的传播扩散不仅与环境卫生状况密切相关,更与我们每个人的卫生习惯息息相关。我们必须高度重平时的卫生防疫,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为此,可采心理健康教材络、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卫生防疫知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响,教育广大学生努力提高卫生防疫意识,养成重环境美化、讲究个人卫生、注意良好饮食、保持充足睡眠等良好生活习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免疫力。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学校还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健身运动,充分调动广大学生愉悦的精神情趣,有效释放外界刺激和学习就业压力等带来的精神负担,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第三,开设专门的心理学课程或系列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真正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绝不是靠一两次心理知识讲座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学科基础之上。心理学课程是帮助大学生系统学习心理知识、掌握心理规律、提升心理素质的专门课程。有条件的高校可通过开设心理学相关课程,向学生系统讲授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丰富内容,传授心理学知识,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规律,学会并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定期举办各类心理健康方面的专题讲座,向大学生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在防控的时期,高校还心里不健康络讲座等方式邀请那些在肺炎防控一线的“白衣战士”,讲述同斗争的经验和体会,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四,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到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全过程。学校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整体格局。要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除了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文化素质之外,还必须使之做到身心健康,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他一切都会“归零”。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极为重要。因此,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中,通过这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既德才兼备又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委托项目“增强教育自信”(心理与心理健康)的阶段性成果
①习:在统筹推进肺炎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线日。
②习:在中央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时的讲线期。
③习在湖北省考察肺炎防控工作 看望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务工作者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和居民群众时强调 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警心理健康,2020年3月11日。
相关文章
- 南阳市二十三小心理健康课我的最爱
- 上海市心理热线小时为市民筑心灵防火墙
- 正确认识压力不断提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亟待
- 阳光心态艺术成长-记中心小学首届心理健康手抄报创作大赛
- 数字化让山区教育变了样
- 北京提升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水平
- 新学期心理健康讲座调整心态拥抱新生活
- 女性使用的化妆品也会导致皮肤过敏
- 西安市心理健康教育大教研暨小学办公室授牌仪式在高新第七小学成功举办
- 心理初赛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即将开始
- 【心理健康普查】健康心语·家长必
- 黄岗中心小学举办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 参加省健康教育技能培训会感想
- 2015年中国红木家具传承贡献奖创新贡献奖十大风云企业家杰出青年企业家杰出职业经
- 守护心灵健康成长-临泉三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 心怀希望健康成长-潢川县黄国路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 广西钦州边检站积极开展官兵心理健康教育
- 心理测试-心理测试题-心理健康测试-心理年龄测试-复禾心理-复禾健康-复禾健康
- 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公务员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