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银行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培育时代新人典型案例三

一个用来储值和管理健康价值的平台2024-06-22道德健康思想积极健康的例子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培育时代新人典型案例三,思想积极健康的例子,品德与健康是什么,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玉溪市教育体育局组建玉溪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和人才发展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培育时代新人典型案例三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玉溪市教育体育局组建玉溪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和人才发展中心,以“2+N”为龙头,整合教育系统内部管理、科研、一线心理教师力量,协调卫健委、关工委、妇联、团委等部门资源,成立市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16个、讲师团5个、名师工作室8个,聘任顾问、技术指导、讲师9人,辐射带动全市同步推进阵地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和师资人才培育。

   聚焦热点 多方联动 以“新”健“心”-k22玉溪一中“心之光”心理健康节追光之旅

   “心之光”心理健康节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张新名片,始于2019年,立足于师生心理发展需求,坚守“三全育人”心育理念,整合校内外心育资源,勤于钻研,推陈出新,从一方独乐,到多方众乐。

   2016年,习同志提出“三全育人”的德育工作要求。“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中国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回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要求。“三全育人”也成为我校深化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理念。2019年,为了进一步践行“三全育人”心育理念,夯实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和教育特色打造,我校启动了首届“心之光”心理健康节。

   1.精准研判,确定主题。2018年,为了适应云南省新高考改革趋势,我校组织心理教师、德育骨干进行了生涯规划系统培训,同年在高一年级开设生涯规划课。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和学生心理发展需求,我校将首届心理健康节主题确定为“生涯规划与自我发展”。

   2.点面结合,科学架构。围绕高中生生涯探索的主要内容,我校首届心理健康节共设“启动仪式、心理主题电展、未来职业世界主题海报大赛、性格与生涯规划讲座、生涯人物大讲堂”五个单元活动,每个单元确定了主要负责人,由主要负责人撰写单元活动方案并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活动简报撰写等工作。

   3.组建社团,保障实施。2018年秋,我校组建了Direction学生心理社团,由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2019年,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与心理社共同承担了我校心理健康节活动的宣传、组织与落实。

   1.师资扩容,百花齐放。学校整合玉溪市优质心育师资,与玉溪市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精诚合作,围绕“了不起的我、我的独立之旅、稳稳的幸福力”等活动主题,在已有活动单元的基础上,先后增设了“学生心理四格漫大赛、学生心理团体、一人一故事学生心理剧场、教师心理团体、家长成长工作坊、悦心理师生书会”等活动,融入了系统家庭治疗、积极心理学以及教育戏剧、OH卡、绘等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内容,极大丰富了我校师生和家长的活动体验,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心理发展需求。

   2.对象扩容,量体裁衣。我校“心之光”心理健康节的活动对象由2019年的单一面向学生,到2023年将学生、教师、家长囊括其中,“全员育人、量体裁衣”的活动理念贯穿了活动始末。其中,学生活动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活动(道德健康的概念)与面向特定群体需求的学生活动如学生心理团体“我的独立木马、在丧失中成长”等,教师活动以教师自我关怀活动如“穿越愤怒的迷雾”、“植入心扉”园艺疗心活动和家庭教育团体(你思想不健康)为主,家长活动以“学会爱孩子”家长成长工作坊为主,真正体现了我校三全育人的心育理念。

   3.组织扩容,相互激活。我校“心之光”心理健康节从2019年的主要由学校德育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负责,到2023年与学校团委深度合作,心理社、摄社、学生会共同参与,逐步开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多方联动、全员心育”的工作格局。

   学校德育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负责活动主题的确定、活动单元的设计、各单元活动负责人的落实、活动方案的撰写,以及校外心育专家的邀请、活动的实施、各单元活动简报、活动总结以及学校微信公众号内容的发布,“心之光”心理健康节综合材料、学生心理四格漫k21作品的整理成册等工作。学校团委整合社团资源,负责活动宣传频的制作、师生活动的组织、活动物资的采买、活动的收集等工作。

   1.资源整合,创意先行。素材要从广阔的社会生活野中去挖掘、保存和整理。学校心理中心“调研与学习”并举,建立收集素材的意识,通过小红书、B站、优质心育微信公众号、心育类杂志书籍以及日常对师生心理发展需求的深入调研,以“调研的旅行者、分析的思想健康入党合的编辑、制作原型的工匠”精神,精准立题、精细架构,每年3月启动调研与活动设计,历时两个多月的研讨、打磨、修改与调整,最终于5月初确定活动方案。

   2.活动育心,以“新”健“心”。我校注重活动设计的新颖性、趣味性、多元性、互动性与有效性,注重参与者的内在体验性与自我觉察性,注重全员性活动与特定群体性活动的有机结合。

   如面向全体师生的幸福刮刮乐与幸福扇面DIY活动,我们对校长、部分师生、学校工作人员等进行访谈并制作活动宣传频,将积极心理学的PERMA幸福观和建立幸福的方法融入幸福刮刮卡的设计和幸福扇面的创作要求中,提升了活动的专业性与趣味性;“学会爱孩子”家长成长工作坊以系统家庭治疗与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打破了家长学校大型讲座的单一格局,打造了体验式、互动式家长课堂,课程还设计了配套的家长手册《健康保险控制道德风险》以及“家庭教育积极教养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卡”等文创书签。

   四年来,我校“心之光”心理健康节共计服务学生00余人次、教师0余人次、家长400余人次,近四年来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逐年下降,学校师生家长心理健康意识显著提高,生生互助、师生互助、家校协同,校园心育氛围积极健康。k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