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论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育儿论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近期知名经济学者宋清辉的12岁儿子,疑因学业过重而跳楼自。这则消息也因为这位经济学者的名气而被推上热搜教师身心健康上引起纷纷热议。12岁的年龄,生命之花还未绽放,便以这方方式而凋零。实在太可惜了!
现在,我们还不能断定这个孩子是身患抑郁症,因为他生前并没有任何明显的抑郁压抑的状态。但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肯定不好,不然也不会以生命来对抗学习的压力。近年来,类似事件层出不求。我们心理与健康手抄报内容上看到许多孩子以各种形式来结束自己生命的悲惨事件。
现如今,抑郁症逐渐小龄化,这显然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不断引起我们家长和各个层级的教育部门的重。在2020年的一份中国国民心理健康调查表中提示:青少年被诊断出抑郁症的确诊率为24.6%, 其中重度抑郁症的人数居然达到7.4%,小学到高中的人数则呈年级性地增长。
1. 学校的学业过重,而导致压力过大。压力过大时,我们的身体机能就会出现紊乱,当精神紊乱严重的时候,人会精神涣散、颓废、极度自我否定,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干预,最后难免导致一些极端的做法。我身边有位朋友曾经跟我抱怨,孩子有天晚上背着重重的书包回家后一脸疲惫,无奈地跟她说当晚要完成十几张地理试卷,然后就崩溃到大哭。我在想,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如果仅仅是记硬背一些现成的知识点,一摞摞试卷和各种刷题形式换来的是孩子失去玩耍和睡眠的时间,教育的初衷是不是已经丧失了,谈何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未来?这和工具人有何区别!
2. 家长不断被内卷,课外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因为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习,自家孩子也不能落后。也许家长没有跟孩子商量,或者没有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问孩子是否感兴趣、是否有精力和时间进行课外培训。家长的焦虑会有意无意地传递给孩子,时间一长,就会出问题。
3. 如今的家长实属不易,在来自职场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下,似乎也在不断地榨干家长们的能量。家长们的觉知会变得更加钝,自己都无力打理内心的情绪垃圾,就更无意识和孩子谈心,他/她的心理状况了。其实,情绪的能量是流动的,家庭氛围越轻松、和谐而温馨、孩子的心理便更加健康。即便中间开小差了,也能及时纠错,让其回归正轨。
其实应该还会有很多不同的原因,而我们孩子越来越脆弱。在这里,我也需要反思一下。我的孩子现在上幼小衔接班,每天回来我都会陪他完成英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打卡作业。有一天,我陪他学习语文的时候,他中途总是开小差,可能是我说他的语气有点重,他就很生气地跟我说:“我是世界上最笨的人,你把我扔到大海里淹他吧!”。顿时,我真的很心痛,我赶紧试着去抱住孩子,可是他挣脱开了。我知道他在气头上,于是也没有强求。事后,等他平静了,我搂着他,轻声细语地跟他说:“葫芦,不管怎么样,你在爸爸妈妈心里是最棒的!而且,在任何时候,你都要爱自己,不能伤害自己!”孩子眨着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重重地点头。我也紧紧搂着他,亲了亲他的小脸蛋,疼爱地对他说:“妈妈爱你!”
说实话,这件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事后,我也跟孩子爸讨论了这个问题。孩子这么小,就会以自己的生命来要挟父母。我们该怎么做?最后,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
多鼓励、少打击。别老盯着他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即使真有问题,表面上我们也得看上去举重若轻。因为我们如果越强调他的不专注,这样会加重他对这个问题的负罪感。孩子比较贪玩,在学校估计较少得到老师的表扬,那我们就在家找时机多给他赞赏,提升他的自信心。
孩子很有责任感,即使偶尔做不到,也正常,以鼓励为主,不能一旦做不到就批评、打击、“羞辱”,我们大人可能觉得不是羞辱,但孩子可能这么觉得。我们成人还经常犯错,更何况是几岁的孩子。不管何时,警惕自己换位思考。
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学了,我真的希望自己能在这波教育内卷的浪潮中,保持头脑清醒,和孩子心连心,一起前行!
相关文章
- 国际教育学院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英文讲座
-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方法探究
- 组织液的含量降低
- 上海成立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将为居民提供体征体质监测等一系列管理服务
- 济南学生及家长这里有份心理健康自助手册给你
- 新华健康体检入驻肠微胃关爱健康服务项目
- 古浪一中有效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从心出发与健康同行-邓州市五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纪实(心理健康测试系统)
- 心率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手都要抓
- 运动有助于心理健康
- 摸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底
- 身心灵的整体健康才是真的健康
- 眉山东坡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凝心聚力呵护健康心灵
- 该如何建设销售渠道来保暖过冬呢
- 美年收购高端体检公司新新健康意打通大健康产业链
- 2022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青少年抑郁风险高于成年
- 健康大讲堂第13站护佑心理健康成长
- 如何呵护好自身的心理健康可以为心理健康做些什么
-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书籍